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由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持续性疼痛。与我们日常遇到的炎症性疼痛(如关节炎)和伤害性疼痛(如扭伤)不同,神经病理性疼痛并非直接由组织损伤引发,而是神经本身受到损伤或异常电活动导致的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由以下几种原因导致:
(1)糖尿病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水平可导致神经损伤,主要以周围神经为主,表现为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减退,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最常见原因。
(2)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引发的神经炎症,可能导致持续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约10%的患者疼痛超过一个月,若不及时治疗,疼痛可能在疱疹消失后持续存在。潜伏于神经节中的疱疹病毒也可以导致神经痛反复发作。
(3)外伤性神经损伤:手术、车祸等事故导致的神经损伤,从而引发神经病理性疼痛。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卒中等疾病及其后遗症可能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症状可能有以下表现:
(1)疼痛性质:疼痛可呈现为针刺样、电击样、烧灼感等多种形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触觉过敏:疼痛科呈现为触碰痛,即皮肤对正常的轻微触碰可能产生剧烈的疼痛反应。
(3)感觉异常:患者可能在疼痛部位感到麻木、冰凉或灼热等异常感觉。
(4)疼痛持续时间:神经病理性疼痛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少数可自行消退,也可能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同时疼痛波动也较为常见,有时突然加重,有时又自行消失。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方法:
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方法。由于目前尚无一种治疗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因此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以找到适合的联合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1)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多种药物可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常用药物也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抗抑郁药,因为这些药物能作用于处理疼痛的脑区域;预防癫痫发作的药物也可用,因为这些药物有助于抑制神经过度活动。
(2)疼痛专科药物治疗:其他药物包括用于皮肤的止痛药或局麻药物,如乳膏、贴剂等;以及用于疼痛区域内的注射药物。
(3)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等物理疗法可以辅助缓解疼痛。
(4)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疼痛感受。
(5)神经调节治疗:包括脊髓刺激、深部脑刺激等神经调节技术,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改善疼痛。此类治疗需要在现有的治疗无效的前提下,经医生的严格评估,并在充分了解其风险和获益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