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腰骶部酸痛、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甚至大小便失禁、双下肢无力等一系列神经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阶梯治疗方案:

由于腰突症是椎间盘退变造成的,不同阶段主导症状的因素不同,在病情不同阶段,采取相对应的治疗。


图片2.png


第一阶段    保守治疗


是最经典、有效、首选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初次发病症状比较轻、没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没有肌力明显下降、没有影响到大小便功能等,身体条件差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镇痛、脱水、营养神经、肌肉痉挛等);物理治疗(微波、中频电疗、冲击波及内热针等);康复锻炼(腰背肌锻炼、游泳等)。


图片3.jpg


内热针治疗



第二阶段    介入治疗


采用CT、DR及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椎间盘封闭及椎间盘髓核消融术,精准的将特定穿刺针引导到病变的椎间盘内,使盘内压降低,突出物回缩,并将最少量的药物注射到病变神经周围,发挥最大的药效,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轴性、根性疼痛有显著疗效。适用于:轻中度腰腿痛;腰椎MRI为包容性(纤维环未破裂)的椎间盘突出,病理分型的I期膨隆型,椎间盘高度;丢失≤50%;患者50岁以下最佳。


图片4.jpg


图片5.jpg


患者王XX,女性,48岁,1年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骶部酸痛不适,MRI示:L5/S1椎间盘突出(HIZ)。予以CT引导下椎间盘髓核消融术。


图片6.jpg

图片7.jpg


患者陈XX,女性,68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腰腿(外侧)酸痛不适,MRI示:L4/5椎间盘突出,左侧神经根略受压。予以DR引导下L4/5椎间盘L5左侧神经根阻滞术。

 

第三阶段  微创治疗


采用经皮可视化椎间孔镜技术(TELD)、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手术视野清晰,在摘除椎间盘组织的同时,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减少术后脊柱滑脱、下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适用于:有限的移位或游离椎间盘突出、钙化的椎间盘、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尤其适用于极外侧椎间盘突出,侧隐窝、椎间孔狭窄者。

 

术前MRI


图片8.jpg


术中DR片


图片9.jpg


术中操作


图片10.jpg


取出的髓核组织(罪魁祸首


图片11.jpg


术后2天复查MRI


图片12.jpg


患者卢XX,男性,58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背部疼痛不适,向右下肢后侧放射,右足底麻木,MRI示:L5/S1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右侧神经根略受压;予以L5/S1右侧椎间孔镜术治疗。


术前MRI


图片13.jpg


术后3天复查MRI


图片14.jpg


术后3天复查CT


图片15.jpg


患者徐XX,女性,66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侧腰腿酸痛麻木不适(外侧),MRI示:L4/5椎间盘向后突出,两侧侧隐窝狭窄,神经根受压;予以L4/5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第四阶段  开放手术


包括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融合手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终极治疗方法,缓解腰痛是其优势,并且能够消除手术节段的失稳状态。


术前MRI


图片16.jpg


术后复查DR


图片17.jpg


患者朱XX,女性,69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侧腰腿酸痛麻木不适,间歇性跛行,MRI示:L4椎体滑移,L4/5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予以经后路椎间盘摘除+椎管扩大减压+黄韧带增厚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L4椎体滑移复位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