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桃花源

我爷爷在1996年建了一栋医技楼,用料扎实,用来放置我院第一台CT设备。


贴外墙砖的时候,我特意拿了一枚五角硬币,请贴砖师傅帮我贴在了第九行第26列的瓷砖下。


贴砖师傅说有朝一日可以跟人打赌,看人是否会相信这里的某一片瓷砖下真的贴着一枚五角硬币。当然我其实根本也已经不再记得真正的确切数字。


这栋医技楼在2002年我院整体迁入第三代医疗建筑后,便不再作为业务用房,经过粗略装修转而作为职工宿舍、档案库房。


后来一楼的部分租给了镇政府的服务中心,而三楼则是由奶奶以及一批热爱书画的乡镇艺术家作为书画协会的展厅。


这两年虽然我们在新大楼扩建工程中有两栋新宿舍投入使用,但是因为人员的持续增加,宿舍始终是紧缺,而今年恰好镇里新的服务中心已经落成,于是对于这栋老医技楼我们有了一个彻底改造的机会。

640 (29).jpg

这栋楼本身并不是为宿舍所设计,所以建筑本身对居住需求来说结构并不好。


常规思路通常是按照现有通道将房间分为南北两间依次排开,然后翻修内装。


从面积上看南向房间面积尚可,但是北向房间如果只放张床还好,一旦涉及其他需求,如增加独立卫生间或衣柜,则空间十分局促。

640.png

考虑到今天我们不仅是要提供足够数量的宿舍,更是要提供高品质的舒适宿舍,以体现对人才的充分尊重。


那本次改造应该从何处下手呢?这里我谈几点我们本次改造项目的基本思路:

一、建筑的动线与空间布局是否合理

是满足舒适需求的首要基础因素

设计的第一步不应过度受限与空间应该是何风格,好不好看,而首先应该理清空间布局与动线是否满足核心需求。


如果布局与动线是不合理的,则后面所有的修饰都无法弥补这个基础问题带来的矛盾与冲突。


今天我们期望的标准宿舍应该具备独立卫生间,以及满足基本储物与生活需求。


所以北向的小房间难以利用,索性将内部过道北向平移靠窗,由此构建出方正完的朝南独立大房,并且与传统布局相比隐私感更强。


同时这个设计改动在土建上只需拆除横向隔墙,纵向的都可保留,能够最大程度节约成本。

640 (1).png


(灵魂画师早期手稿)

640 (2).png


(专业设计深化后平面设计)

专业设计深化后已经可以明确地看到新的平面布局对各类生活需求的考量。

二、基于耐用、舒适以及成本控制的

选材决策

本次改造项目主材选择的主基调,我们以温暖的原木色风格为主,并且充分考虑作为宿舍有时不得不面对生活习惯不良者的耐用度。


在地板材质的选择上,我们放弃了过去惯用的复合地板而改用木纹地砖。


虽然复合地板通常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在施工上可以直接铺设在原有地砖上能够节约可观的施工成本


但是我们过去的实践中发现,复合地板对生活习惯不良者偶尔会出现的积水以及吸烟等问题容易造成损坏并且过度的温差还是会造成脱缝现象。考虑成本与耐用度木纹地砖在宿舍的定位上似乎更为合适。


我们在床头背板侧选择了实木橡木地板作为护墙材料,这批橡木地板是二次翻新材料,价格便宜,性能反而更加稳定。


我们没有采用常规的欧松板衬板上粘贴的方式,而是直接采用墙面龙骨,并用枪钉固定的方式,使得实木护墙极度耐用的同时,成本非常低廉。


640 (3).png


640 (4).png

所有的橱柜与桌面都采用杉木板制作,台面则采用较为便宜的天然大理石。杉木板是最便宜的实木,虽然便宜但是较多数颗粒板与多层板要更为耐用,并且环保。适度的做旧处理,会让整体风格呈现一定程度的民宿风。


虽然受到成本控制的约束,我与本次项目经理郑晓亮在选材理念上都倾向尽可能多的采用天然材料因为我认为天然的材料通常都能够满足人们更为长期的审美需求,人造材料更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更快过时。

三、施工过程部分关键细节的控制

在完成平面设计与选材后,根据过往经验在施工上我们有了部分改进。


首先所有隔墙先砌一米五红砖,再用轻质砖。轻质砖价格便宜,施工方便,但是如果直接落地,非常容易吸收潮气,导致墙面发霉脱落,红砖能够很大程度避免这个问题。


再次是极度重视防水,本次项目施工卫生间采取卷材加涂料两道防水,并且淋浴区采用双地漏快速排水,以此保证避免渗漏的发生。


当然较为遗憾的是受限于成本控制与翻修程度本次没有涉及核心保温的改动。


不过我们将原有的窗户往下敲了三十公分,换上更大窗户比的铝合金窗,以此让宿舍具备更好的风景与采光。

640 (5).png


图片
下面是成品样板间效果

640 (30).jpg


640 (31).jpg


640 (32).jpg


640 (33).jpg


640 (34).jpg


 (完成样板间欣赏)

其实,我院本次的宿舍改造基本思路当然不完全是基于建筑与装修的思路,背后更多的其实是我们所推行的人才政策。


很多组织与地方,今天对于人才招引都非常地重视,但是招引的方式很多只是简单地做一些人才补贴。


我们医院因为地处乡镇,一直以来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招引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良好的职业通路与发展平台,有部分人能够留下来。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人事花了力气招聘,但是过来看一眼宿舍,食堂吃了一顿饭就收拾包袱决定走了。


这些配套设施上的缺陷是不太能够简单通过补贴来弥补的。我们需要更为用心的投入,为人才提供更为舒适的更为有竞争力的生活服务配套。


这背后体现了一个组织是否具备对人才的真正重视与尊重,而这才是真正能够吸引人才并留住人的内核。


今天的乡镇基层其实有很多像我们老医技楼这样的房子,或因为体量超过需求而被闲置,或因为种种不合理的设计与低劣的装修而缺乏舒适的生活体验,因而也便难以被利用,亦难以留住年轻人。


我们本次每套宿舍的装修改造成本为四万元多一点,从造价上看并不算高,即使在乡镇也算不上难以负担。


通过本次改造项目也期望能够给周边一点点启发,对于乡村振兴,对于基层发展,如何用有限可控的成本,最大程度改善人生活的舒适度,从而实现乡村有机更新


希望能用这份用心为乡村为基层留下更多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的成长将会是基层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

本次改造工程

项目策划与监督:执行院长  田裕民

软装布置:院长助理  谭英

项目深化设计与施工:郑晓亮    TEL 13906781911

资深项目经理,曾跟随吕晓辉老师参与莫干山裸心乡,裸心谷,西坡,陆虎体验中心和老房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