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重症胆管炎,胆总管结石

随着腹腔镜、胆道镜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微创治疗胆管结石的理念逐渐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所接受。临床上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处理已越来越多地采 用微创治疗。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为患者的快速康复带来助力,患者术后无任何并发症,术后一周痊愈出院。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需要使用腹腔镜和胆道镜,即所谓双镜联合治疗。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减少腹部大切口的手术创伤,减少开腹 手术诸多并发症的可能。开腹胆总管探查后放置T型管术式已经延续一百多年,T型管的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胆漏,更有利于术后的胆道镜检查和处理胆道 残石。但开腹手术的术口较大,术后疼痛明显,活动不便等缺点使部分患者有所畏惧。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技术由于腹腔镜有5~10倍的放大效果,且视野良好, 使胆道缝合非常清楚可靠,缝合质量可接近显微外科水平,胆道镜能直接观察胆道及胆管开口的通畅情况和有无炎症、溃疡、结石,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提供 了可靠的保证。 


这项新的微创技术的开展,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了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痛苦,充分体现了微创外科的优势,是目前胆总管结石手术的最佳选择,也将为我县胆石 症患者带更多福音。


1710207195891.jpg


胆系结石科普


一、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结石。 

原发性结石主要是胆色素或混合性结石,继发性结石主要是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所致。约15%-18%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当结石合并感染、梗阻 时可出现腹痛、寒战高热、皮肤黄染等表现。


二、胆总管结石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原则为解除梗阻、通畅引流和控制感染。目前主要手术方法有:

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可以采用开腹或腹腔镜途径进行; 

②胆肠吻合术,适用于严重胆管病变; 

③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LCBDE)的优点

(一)

1.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微创、无切口并发症、对胃肠功能及腹腔干扰小等优点。 

2. 复杂性胆道结石,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不能治疗的患者,LCBDE是良好的选择。内科常用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但 由于EST并发症较多,早期并发症常常出现在手术后的24h内,常见的症状包括出血、穿孔、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发生率大致为6.3%~11%,其原因 主要与术者的操作技术相关。 EST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主要有:逆行性胆管炎、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复发、术后胆道末端狭窄、胆道恶变等,而且其有显著缺点:永久性破坏Oddi括约肌。 

3.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的优势在于一次性解除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既能保全括约肌的完整性,又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胆道镜直视下取石既彻底 又安全,更能体现微创的优势。

(二)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通过上腹部3-4个各约5-10mm的腹壁穿刺孔进行,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切口微创、美观。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具有以下优点: 

①视野开阔,图像清晰,方便辨认和分离组织,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和出血; 

②符合微创要求,腹壁切口小可减轻手术对病人造成的创伤及因切口引起的肠粘连的发生,同时减轻对腹腔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术后水肿轻; 

③手术应激小、对胃肠道干扰小,肠蠕动恢复较快; 

④术后疼痛轻,有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传统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切口与微创手术后切口对比


image.png


总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探查术有诸多优点,在胆道外科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成为胆总管取石的主流术式,已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认可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