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种案例 /
  •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它的全名是“子宫平滑肌瘤”,由子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 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


      发病原因  


    临床上多认为跟女性的性激素相关。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原因。此外还跟孕激素有一定的 关系。


    image.png


      肌瘤分类  


    按照肌瘤和子宫肌壁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   

    发病部位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   

    1. 发生在子宫底部浆膜层下的子宫肌瘤,若不是很大,几乎没有任何症状 。   

    2. 发生在黏膜下的子宫肌瘤,可引发内膜炎,出现月经异常。   

    3. 发生在子宫颈的子宫肌瘤,可引发膀胱、直肠的压迫症状。


      子宫肌瘤究竟用不用做手术? 


    其实,子宫肌瘤既然跟激素相关,那么随着绝经期的到来,大部分肌瘤就会自绝于月经。所以,没有症状的小肌瘤一般 不需要治疗,尤其是临近绝经期的妇女,做好随访、安心等待。 

    如果出现了症状,那就需要治疗。临近绝经期,或者身体状态不好,不适合手术,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是通 过模拟身体的绝经期状态,降低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让肌瘤提前遭遇绝经期,从而抑制肌瘤生长,使其萎缩。 (注意:停药后,激素逐步恢复正常水平,肌瘤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以下情况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1. 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子宫部体积比3个月怀孕的子宫还大,这时需要手术治疗。   

    2. 肌瘤处于特殊位置,会引起一些压迫症状(如排尿或排便困难、牵扯痛、尿频尿急等)。   

    3. 肌瘤长在粘膜下,引起月经过多甚至严重贫血时。   

    4. 肌瘤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5. 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方式可以分为单纯的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没有生育要求或者怀疑有恶变的,可以考虑 后者。 


      案例  


    患者陈xx,47岁,已婚,育有1子,未绝育。“发现子宫肌瘤10余年,明显增大3天”就诊。

    患者10多年前体检子宫B超发现“子宫肌瘤”,复查肌瘤逐渐增大,10年前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 除术”,自诉术后无明显不适。每年定期检查,子宫肌瘤均略有增大,2023-10-14丽水市中心医院子宫附件彩超示: “子宫多发肌瘤,大者位于左前壁下段,大小79×60×57mm,边界清,部分凸向包膜外”,月经量无明显改变,未予处 理,3天前至本院检查子宫附件B超示“子宫多发肌瘤,最大约8.1cm×7.2cm×7.8cm”,宫颈HPV+TCT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现偶有下腹坠胀不适,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无尿急排便困难,今来院要求手术治疗。


    image.png


      如何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 


    1.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抽烟、作息时间混乱都是导致子宫肌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有规 律的生活是预防子宫肌瘤最有效的方式。 

    2. 合理饮食:饮食均衡营养,避免因微量元素摄取不足或利用障碍导致子宫肌瘤复发。多吃五谷杂粮、水果、时鲜蔬菜, 坚持低脂肪饮食。 

    3. 自我调节: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女性负面情绪有直接关联。因此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不良生活情 绪对自己的影响。 

    4. 注意避孕,严防人流伤害:子宫肌瘤的发生与人流次数呈正相关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避孕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5. 注意月经期卫生保健:在月经期,要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经期同房。 

    6. 适当运动: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功能与抗病能力。 

    7. 定期复查:子宫肌瘤多数无症状表现,应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从广义上说,可以是良性的、良恶性交界及恶性的肿瘤,其病理形态多种多样。卵巢囊肿是指卵巢的良性肿瘤, 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女性年龄,以生育期为多见。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多在查体时偶然发现。


    image.png


      卵巢囊肿分类  


    ⒈ 非肿瘤性卵巢囊肿:也叫做功能性囊肿,卵巢瘤样病变:这是最常见的囊肿。妊娠黄体瘤、卵巢间质增生、卵泡膜细 胞 增生、卵巢重度水肿、单发性、多发性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多发性黄素化滤泡囊肿、多发性黄体等等,其中滤泡囊肿、 黄体囊肿最常见。 

    2. 肿瘤性卵巢囊肿:观察三个月后仍然存在的可能是属于肿瘤性的卵巢囊肿,准确的说它属于卵巢肿瘤,既然是肿瘤就有 良性和恶性,囊性、实性之分。因为卵巢位于骨盆腔内,位置较深,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为人们所忽视,并且不容易早期 发现。因此一旦确定是卵巢肿瘤,虽大多为良性,但有转化为恶性的可能,因此均需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 

    3.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比较特殊的一类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可以侵犯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卵巢 巧克力囊肿是指异位子宫内膜长在卵巢内,在卵巢内形成大量黏稠咖啡色像巧克力状的液体。虽然是良性疾病,却有增生、 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此类卵巢囊肿是25-45岁的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0-15%。因为子 宫内膜异位病灶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变大,渐渐侵蚀正常的组织,造成卵巢组织不可逆的损害。 

    4. 输卵管卵巢囊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卵巢囊肿,不属于功能性的卵巢囊肿,也不属于非功能性的卵巢囊肿,甚至不能 算作卵巢囊肿,因为它可能为炎性囊性积液,位于卵巢与输卵管之间的系膜内。常有不孕或盆腔感染史,可以两侧附件 区条形囊性包块,边界较清,活动受限。但因为常与卵巢囊肿不易鉴别,所以暂且归于卵巢囊肿行列。


      临床表现  


    卵巢功能性囊肿:患者一般没有任何感觉或不适,少数人可能会有月经失调、痛经、不育等,多因其它原因就医检查时 意外发现。 

    炎症性卵巢囊肿:有流产或产褥病史,常有发热、下腹痛,阴道异常排液,白带异常且有味。 

    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常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痛、不孕以及月经失调。


    image.png


      如何治疗  


    1. 短期观察,或口服避孕药物、中药治疗。

    2.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囊肿。

    3. 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对侧卵巢情况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  手术可采取开腹或腹腔镜。


      案例  


    患者黄XX,73岁,51岁绝经,育有2女。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2年”就诊。 2年前在体检行子宫附件B超提示:左侧卵巢囊肿,当时约2cm。建议随访,近年来偶至康宁医院体检,囊肿逐渐增大, 2个月前来我院体检行B超提示:左侧附件区囊性包块(51*32mm无回声暗区)。为求进一步治疗,今来院就诊。  

    患者自诉偶有腹胀,无阴道异常分泌物,无腹痛,无异常阴道流血,无大小便性质改变,门诊医师看过病人后拟“左侧 附件囊块”收住院。


    image.png

    12